污水中的氨氮通常是由于含氮有機物在微生物的氨化作用下轉化成的氨而形成的。氨氮含量是衡量污水處理廠處理效果的重要指標之一。
如果污水處理過程中氨氮超標,需要考慮以下可能的原因:
1. 缺氧程度過高:污水處理過程中需充分曝氣供氧,使污泥好氧呼吸正常進行,以防止污泥老化,但供氧過猛或曝氣機故障造成污泥脫氮不好等問題。
2. 回流污泥濃度過高:如果二次缺氧和厭氧接觸時間過短或完全,會嚴重影響生物脫氮效率。
3. 生物選擇池中的pH值偏低:某些高濃度的pH值可以抑制專性厭氧反應的進行,而選擇池的pH值一般偏酸性。
4. 進水水質變化大:污水處理廠負荷大,可能進入大量的有機物質也會影響生物脫氮效率。
因此,污水處理廠的運營人員應定期檢查處理工藝中設備的運行狀態(tài),如有問題,及時排查并調整,以確保處理效果,保護環(huán)境和人類健康。